一個不注意就消失了兩個月!懵小姐消失的這兩個月,也是很辛苦的在學習成長阿,生活型態整個劇變,除了實際的外在生活事務、內在的心理活動也是很大,但也感謝這一切的機會,在適應中成長一直是我覺得最美好的事。
懵小姐正在高中實習當中,有很多想法,再這裡紀錄當作一個實習日誌,和各位分享教師實習的成長心得還有各種辛酸血淚XD。
開學後來到了第七個禮拜,約莫兩個月中,每個實習老師都陸續上台試教了幾堂,有人找不到自己的教學風格,在模仿他人與適合自己性格的方法中迷茫尋找;有人掌握不了班級秩序,困擾萬分;也有人相反,課上的行雲流水,有無數迷妹粉絲,下課會有學生跑來合照。那懵小姐呢?在教學中遇到了什麼?又對課堂中的氣氛與班級經營有什麼看法?
時間軸 |
上課內容不外乎是那些,有花時間準備其實都還能過的了關,你說下一步是要怎麼教的有趣嗎?不,在教的有趣之前,最難的其實是要用一個順的時間軸把他們接起來。
這滿難的,就像你上台報告,10分鐘而已卻生不如死的感覺,倒不是怕講得太無趣,而是因為怕自己講的不順、怕自己忘記內容、忘記下一步、怕卡卡的、怕眾人的眼光。所以說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,你說老師一堂課50分鐘,台下要幾年功?
所以這需要很多時間的練習,懵小姐每堂上台試教的課後,都會和教學輔導老師檢討一下,老師的意見其實不多(佛系老師XD),但其中有個概念,老師提到了好幾次,就是上課的「頓點」,我覺得很有趣。
頓點 |
傳統式的講授式教法還是主流的狀況下,老師掌握教學的節奏,就像演奏者,有時激昂、有時放鬆,所以老師找到合適的這個頓點很重要,讓學生休息一下。上課教了一大串知識後,這個頓點無所事事放空也好,閒聊些五四三也好,不放任何重點、沒有壓力的一個頓號,學生以為自己在放空,他們其實無意間在組織前面教的內容,跟不上的慢慢跟上,跟得很好的人去統合所有一切。
想到以前高中時期,我的數學老師也很常突然說:「你們沉澱一下」,然後開始喝他的水,也不鳥大家,有人要問問題,老師還會說等下再問,先沉澱。
第一次這麼做時,我們全班都一個傻眼,推導數學公式告一段落後,大家期待的等著她講下一個觀點時,突然「沉澱一下」,突然不知道要幹嘛,也只好跟著喝幾口水,然後和老師乾瞪眼幾分鐘,腦袋充滿問號。
後來很喜歡聽這個「你們沉澱一下」,因為腦動太快很累,可以休息當然開心啊。但背後更深一點的喜歡是,我知道我的大腦會在這時候改變,從前面卡住的點當中出來,而不是一直鑽然後卡更死,腦袋放鬆、視野從死胡同中拉開,能組織規劃一下問題在哪,能確認眼界,然後下一個階段更加順暢。
頓悟 |
我們學習時,都在漸進式的累積知識量,這個沉澱一下,提供一個可能性,讓這些知識在學生腦中發酵,會變成怎樣都沒關係,每個學生可能也都不同,但確實有發揮它的用處,腦中的連結可以不只專注在一個領域,成長可以不是線性的,很厲害吧。
我發現跟一個概念很像:「頓悟」。
「停頓」的頓跟「頓悟」的頓是同樣的字,格外有意思,「在悟之前,會有個頓字」、「停頓的同時,也在組織規劃達到頓悟的目的」,也就是說在突然一個開竅的之前,搭配的是意想不到、空白的頓號。
其實不只學生,當老師的也在「頓」當中「悟」,教一教要安排一個頓,停下來看一下自己,慢下來休息一下,然後漸漸的等到某天也會悟出些什麼!真期待之後的將來!
今天懵小姐的實習日誌就先分享到這邊啦,我們下回再見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