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

【個體心理學】需求導向諮商模式之自我剖析分享

其實,心理創傷並不存在—阿德勒心理學

過去讀到的心理學理論突然出現在我腦海中。

最近意識到自己很容易陷入一個負面的思想輪迴中,會說輪迴是因為重複發生了n次,上一次以為結束了、克服了,但下一次時空背景改變、人事物不同了,那個相同的負面想法又被激起。強烈感受到自己的軟弱,真的很不甘心,明明就是不好的念頭、會使得自己失去力量的想法,卻無法克制的不斷尋找證據,來驗證自己的處境就是這樣不堪,像是:我就知道自己是不被在意的、我就知道自己會失敗、果然我就是能力不如人。不知道你們會不有一樣的狀況,這個狀態,我們稱之為「困境」。

實事求是、腦袋清晰的懵小姐真的很好奇:到底是為什麼😭!!!

////////

阿德勒與個體心理學|需求導向理論

在過去的學習當中,有一派心理學理論的說法很震撼我,最早看到是在「被討厭的勇氣」這本書中(想了解更多很推薦直接購入閱讀!),其以對話的方式將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理論闡述的很精妙。之後也陸續在教育心理學中讀到類似概念的理論,此學派為「個體心理學」,應用在輔導諮商上也發展為「個人中心治療法」。其中有幾句話最近浮現在我心中:

「我們之所以無法改變,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。」 

——引用自被討厭的勇氣

「一個人在無法滿足某一需求A的困境中,常有另一個對他而言更重要的需求B被滿足….因為『已得到的需求B』往往對那個人更為重要,才會讓人處在困境中難以改變!」 

 ——引用自賀孝銘的《高手過招—分享「需求導向諮商模式」》教學講義、逃避雖可恥但有用?—心理學解析《月薪嬌妻》

也就是說,身為一個完整的個體,我們的行為和思想都是「自己選擇」的。所以每個你決定的行為,背後都有著某個「目的」,為了「滿足某種需求」。即便看似痛苦,也是自己衡量後選擇了要這麼做😨。

不討論太多細節,直接和大家分享懵小姐最近遇到的困難,跟腦中浮現的這個理論連結的關係吧。

/////

困境分享|

懵小姐很容易有一個想法「覺得他人不重視我」,尤其是越親近的人反應越大。儘管也同時能感受到關懷跟愛,能寬恕及包容人的有限性,卻始終無法從中脫離,情境一換,事件一改,這個想法又會被喚出來,明明痛苦萬分,卻會不由自主地去找證據證明他人就是不在意我,一找到又會無法控制的難過、失望,有時會想切斷與人的關係,卻又放不下,很慘的困境。

【例子01】 

前一陣子回家過生日,其實最想跟家人一起過,但等到時間都快被朋友約滿了,家人都還沒有說何時要吃飯慶生,沒有任何的安排等等,自己也不好意思問什麼時候要幫我慶生,所以內心感到十分失落,會覺得想跟家人相處的自己是一廂情願,他們根本沒有想要替我過生日,也不在意我的心情感受,我是不被他們放在心上的,會不由自主的有這樣的想法。

 【例子02】

跟朋友相處也會激起這種感覺,若朋友在約定時間遲到過久,心理會十分不平衡,負向的連結是這樣的:我重視他們,所以空出時間、查好路線、準時抵達,但他們卻相反,是不是就代表他們不重視我,覺得讓我等也無仿,把我晾在那邊也沒關係,越想就越生氣,覺得對方沒有重視自己。 

不被在意的感覺實在太差了,這個課題從小跟到大,為了使自己好過一點,有很多不同的階段在修復這個困境。

【方法01】找到源頭

從最初始的受傷經驗開始,在原生家庭中找到源頭,並在信仰當中修復

【方法02】改變行為

練習將自己感受講出來,並直接的去和對方確認心意,在現有的關係中建立健康而正向的互動,對未來產生信心。

這兩個過程真的有很大的幫助跟釋放。確認了對方並不是不重視自己,也花時間去跟自己相處,覺察、承認、允許、接納自己,修復了很多,然而直到現在,還是會鬼使神差的落入這個循環。也就是說,明明大腦已經知道了對方不是故意的,但自己還是會發揮過人的觀察力,觀察每天的招呼、表情、語氣、行為,一旦發現些微的不對勁,就開啟開關、感覺不被在意了,開始一連串的聯想、揣測👉進入痛苦、否定自己、否定對方👉再告訴自己要突破、要相信對方、要原諒人的有限性👉要放下過多的猜想👉最後鼓起勇氣去表達跟溝通,確認對方的想法,得到片刻的安心。突破一件事後,下一件事又會如此無限輪迴。

這些反應鏈每次都耗費巨大的能量,使我備感疲憊,或許每次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成長,但這時候的自己不是自由的,一次又一次的重複,落入思想囚牢,最終承認這就是很窘的我的困境。隨著課題的一再重複,察覺到或許下一個階段的成長要到了,需要新的方法去突破了。

個體心理學中提及「一個人在無法滿足某一需求A的困境中,常有另一個對他而言更重要的需求B被滿足」。這使我開始去想:

  • 這個不斷重覆的負面想法究竟滿足了什麼需求呢?
  • 我讓自己陷入這個困境到底有什麼好處
  • 我不讓自己走出來究竟有什麼目的

【方法03】探索背後的需求及目的

一開始很困惑,想不通好處在哪。經幾個禮拜的沉澱後,某次居然真的發現到有滿足了一個很深很深的需求….

雖然無法被滿足需求A,我總覺得他人都不重視我,但是當我這麼想的時候,當我是不被重視的時候,有一個優點,那就是我也就同時失去了影響力,我愛的人不會因為要照顧我、擔心我而辛苦受累……天啊....仔細想想還真的是,這個對我來說更為重要,我極力避免成為身邊的人的負擔。

當需求A【被親近的人重視】沒有被滿足時,需求B【我不會使愛我的人不幸福】便被滿足了,所以不斷的在找證據去證明身邊的人不重視我,某種程度是因為我不想要身邊的人因為我的存在而不幸。天….困境的背後隱藏著這麼深的恐懼。

雖然不被重視很難過,但擔心會傷到身邊的人的恐懼更深。居然這種恐懼下養成了這一個思想的習慣…

///////

這些需求矛盾而複雜,即便腦袋清晰如懵小姐,最終得到的結論還是無解,一方面想要連結,一方面又害怕連結帶來的傷害,雖然不總是這麼強烈的負面,但已經養成習慣了,正準備要帶著悲傷建立起內心的高牆時,內在有個很平靜的聲音告訴我:不要只想到自己

天….這句話好重。但這聲音悠悠的從內在湧出的,感受到的是平靜跟解脫,深知這是唯一正解。跳脫自己,感受著身邊的人,似乎能感受到「真實」。

這是個滿驚訝的體驗….

【方法04】為他人而活

困在自己的感受當中時,會覺得自身的力量是渺小的,擔心很多而很難去相信。但望向別人時,竟驚訝的感受到強烈而真實的「愛」,原來身邊的每個人也都同時的渴望著愛,不僅是希望得到愛,有很大一部分也渴望付出愛。

原來身邊的人也「很想好好的愛我」,這樣的感受深深的衝擊著我,在這樣飽滿的感受當中,似乎也找回了很多力量,希望能繼續改變,去成為一個內外一致、最完整及本然的自己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