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

【研究生日常】痛苦總量指數

我在研究室的指導老師總掛在嘴邊的一套理論「痛苦總量指數」,也就是說研究生的痛苦總量是接近的,我認為非常有道理,如果你們實驗室的老師也是採用放牛吃草制的,這套理論不妨聽聽。要從研究所畢業,必須學習的包含文獻搜尋、提出問題、解釋假說、實驗證明,以及後續的論文書寫、口說報告等等,這些能力的學習說白了,是痛苦的,找尋題目的茫然感、假說備受挑戰苦無思緒的無助感、實驗的參數掌握困難與回頭解釋又矛盾的輪迴、論文落落長的嚴謹邏輯說明也是非常煩人的,更不用提口試前壓力爆表的挑戰,這些是在畢業之前自己要教育自己出來的,要自己安排做完的,因此這個學習的階段脫離了舒適圈,可能沒人盯著你做,但必須完成則是慘忍又現實。

學習的結果或許帶給許多人成就感,但學習的過程常常由壓力逼出來,或經歷撞牆期,尤其在研究所這個階段,面臨畢業壓力、指導老師給的壓力、家庭壓力、經濟壓力、研究突破壓力,種種紛擾接踵而至。先排除個人特質及設定目標的不同,造成的學習等級或進步程度不同,例如有些人比較厲害,或有些人自制力強,目標設定遠大,因此學得快、學得多,有些人則反之,先排除這些,我們假設痛苦的總量是接近的,或許勤奮的人做5件事才覺得痛苦,懶散的人做1件事就痛苦的要死,所以我們假設他們面臨痛苦的總量是接近的,因此在碩士兩年內要「體驗」完這些痛苦,就牽涉到了規劃安排

研究生已經脫離了國高中老師緊迫盯人、家長耳提面命的階段了,是可以自己整頓自己的時間,理論上已經需要成熟到能夠思考人生、安排自己的程度了,所以這些痛苦也就是你自己要去分配。也就是說既然知道了研究所要畢業一定要完成幾件事:修課、做研究寫論文、口試(口說辯論),所以修課的時間安排、研究的種種規劃、論文的撰寫、口試的練習等等,這些都是可想而知的,那麼你想怎麼做呢?集中在畢業前熬夜做實驗、打論文到爆肝?還是平均分布在碩一碩二、按部就班慢慢做?

自己決定吧,做得到比較重要。不過請記住,該來的還是會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